更新时间:2025-10-23 04:03:17
本来在犹豫要不要写个影评,看到片尾导演的花絮,觉得李炳渊拍电影水平不太行,但起码人还算实在。
所以李导都姿态这么低了,我觉得给他写点东西。不知道他能不能看到。
先把难听的说开头,我觉得李炳渊太缺乏思考了。
他可能觉得自己很努力,很认真,但是他认真的方向完全不对路。
这种努力,更像是一种觉得自己证明了自己的自我感动。
以前我看到过一个故事。说一个魔术师发现骆驼不会倒着走,因此他花了很多年时间训练了一个倒着走的骆驼。结果首次表演可想而知。人们确实没见过倒着走的骆驼,但是倒着走的骆驼也没啥值得看的。
所以光努力使没有用的。而李导就是在瞎努力。他努力地拍打戏,各种受伤还拼搏,但是呈现的效果很糟糕。
《醉刀客》这片太“行活”了。随处可见的文戏,武戏,人设,而且还都是十八线水准的。
但是本片的文戏也是一眼都能看出毛病的水。每个人的台词不像是说话,更像是旁边和背景介绍,缺乏细致的打磨。反派都是清一色的脸谱反派,非常之无趣。
最后大决战前是最为搞笑,匪徒给村民发刀要杀主角,村民宁愿拿着刀去砍主角而不是旁边的小兵....你们觉得砍死主角和砍死一般土匪哪个难度大一点?
我知道对于动作片来说,是不能够对文戏太过挑剔。 但是《醉刀客》的文戏有点忒敷衍了。主角,两位女性之间的背景就像蜻蜓点水带过,对于主线没有任何影响,起码应该好好打磨一下,打磨成正常庸俗作品水准。
确实,文戏少可能是因为动作片的时长限制。但是“文戏少”不等于“文戏烂”。像《导火线》这种纯动作片,你说文戏多好也不见得,但人家寥寥几个场景,还能整出“我们做事,就是这样”的名台词。
我以前评论过岳松的《超级保镖》,那片成色也不太行,文戏也是一坨屎。但是里面我看到一个亮点,就是岳松对于自己“武疯子”形象的自嘲,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是个跟不上时代的古人,就这点而言,他起码是真诚的,他在创作中有思考。而《醉刀客》我看不到这种思考。
不过即使像甄子丹这种大师,其实对于文戏的审美也是相当庸俗的,这是很多武打从业人员的通病。但是他知道每次拍打戏,要力求创新,拍点没拍过的东西。
而《醉刀客》武戏方面,也是太“庸俗”。完全没有眼前一亮的感觉。
你也知道你是个武打演员,你的招牌就是武打,你不仅要武打上卖力,关键还得动脑。
这个年代,已经不是你特技跳三层楼,我就跳四层楼的年代了。拍武侠,一定要动脑,要有创意。
各种哐哐哐摔,打烂东西,这是不容易还容易受伤,但是我们见过太多次了。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香港动作片,哪个不这么干?
你都是“醉刀客”了,不能使出“醉刀”吗?结果这个称呼只是因为男主杀了一个高手后喝了酒被人取的称呼,换成什么“雪碧刀客”,“可乐刀客”也没关系,简直是标题欺诈。
看看人家《目中无人》,还让人记住了“楼兰斩”。你给主角整点必杀技,不困难吧?
李炳渊也算是拍过不少动作戏了,但是依然没有挖掘出自己的动作风格特点,无法让人一眼看出,这就是“李炳渊”的风格。
并且, 李炳渊似乎拍肉搏还是走现代格斗的一套,作为一个武侠片,应该多挖掘武术招式的优美,拳拳到肉的那种风格,不适合传统武侠片。
而在影像风格上,李炳渊太追求快速运镜,这种快速运镜只适合抖音那种武打短视频,放在大银幕上一个是晃得观众脑子跟不上,一个是太low了。
甚至文戏也在那运镜,两个人讲话,每次换个人,咱就不能机器一架别动,非得推个特写,有时还得环绕推特写,你这真当短剧拍啊!
总之我对李导的建议就是,打戏,咱多挖掘点创新点,光是卖命和自我感动,是救不了电影的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上一篇:这韩版疾速,打得也太下饭了!